【说案】交通事故致残,伤者假肢的养护费怎么赔?
工人日报|

  交通事故中,受害人因伤致残后需长期依赖轮椅、假肢等辅助器具维持生活,而器具的更换、维修、养护等费用也会持续发生。针对此类将来必然产生的费用,能否要求侵权人赔偿?近日,北京二中院审结了一起相关案件。

  【案情回顾】

  2020年,50岁的杨某在骑电动自行车时,与张某驾驶的重型自卸货车发生碰撞,导致杨某左小腿截肢,需终身佩戴假肢。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认定,杨某无责任。经鉴定,杨某左下肢损伤为七级残疾。

  杨某起诉至法院,要求张某赔偿各项损失,其中包含按照小腿假肢使用周期为三年、硅胶套寿命一年以及相应维修费用,并结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中国女性平均预期寿命80.88岁,计算其至平均预期寿命的残疾辅助器具费共计97万余元。

  【庭审过程】

  庭审中,杨某就假肢装配事宜提供了装配机构的证明,其中就残肢检查情况、假肢配置意见、假肢产品及使用周期等均作出了相对合理的说明。

  法院结合杨某的年龄、假肢更换周期及配制公司的上述说明,暂计算3个周期(9年)的残疾辅助器具费,据此支持其部分诉讼主张。经核算,杨某佩戴假肢的费用共计29.5万余元。

  【审判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三条的规定,法院最终判决张某赔偿杨某残疾辅助器具费29.5万余元。

  【以案说法】

  受害人因伤致残需配制假肢、矫形器、轮椅等残疾辅助器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需更换、维修和保养,虽该费用尚未实际发生,但残疾辅助器具往往具有更换养护次数多、使用周期长的特性,如待后期每次实际发生后再另行主张,必然导致当事人诉累,也无法及时填补受害人损失,因此对于这些将来必然产生的合理费用,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应予支持。

  具体需综合考量的因素包括:受害人的个体状况,如年龄、预期寿命、身体健康恢复趋势等;残疾辅助器具的普遍适用性,如是否属于进口高价型,以及行业通行更换周期;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伤残鉴定意见,器具配制机构出具的更换建议、费用证明等;伤残部位恢复情况与器具损耗的关联程度。超过法院认定的赔偿周期后,若受害人仍需继续使用或更换器具,可另行主张后续费用,避免因一次性赔偿不足导致权益悬置。

  司法实践对残疾辅助器具“尚未产生的费用”的支持,彰显了对因受伤害致残群体生存尊严的长期保障。受害人应当留存关键证据,及时通过司法鉴定确认残疾辅助器具配制的必要性,保存配制机构出具的书面意见书,定期复查并更新医疗记录,以证明持续依赖器具的必要性。对于年长或者伤情不稳定者,可以主张分段计算赔偿周期,期满后凭新证据另行主张。

  对于受害人的主张,侵权人或保险公司则需注意是否为超出普遍适用标准的奢侈型器具,核查更换周期是否显著短于行业通行标准。重要的是,应尊重鉴定机构、配制机构等专业意见,积极履行赔偿义务,促进纠纷的实质性化解。(记者 周倩)

  来源:《工人日报》(2025年09月11日 07版)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