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港口区法院:以“四个坚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2025-07-11 16:35

  “赔偿金到位了,我这下能安心养伤了!”2025年3月21日,在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企沙镇,杨女士握着法官的手连连道谢。她因在工程项目食堂工作时意外受伤,与劳务公司陷入赔偿纠纷。这起矛盾没有走上诉讼程序,而是通过企沙人民法庭联合基层站所搭建的调解网络,在5天内高效化解。

  这一幕,正是港口区人民法院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2025年上半年,港口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371件,交出一份扎实的基层纠纷治理成绩单。数字背后,是法院创新构建“四个坚持”工作模式,为基层治理注入司法新动能的坚实足迹。

  坚持预防在前:联动网络筑牢源头防线

  在港口区企沙镇司法所的调解室内,法官、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与人民调解员协同发力,让上述案例中的杨女士与其所属劳务公司的纠纷快速画上句号。

  “单靠法庭力量有限,必须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企沙人民法庭副庭长虞兵兵说,“我们织密‘法庭+基层站所+人民调解委员会’三级联动网络,将纠纷预警触角延伸至最前端。”

  近年来,港口区人民法院还结合辖区实际与群众需求,委派特邀调解员进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实现劳动争议就地化解;法官主动走访辖区企业,精准排查合同履约、劳资关系等风险点;全力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让线上解纷渠道直达群众指尖。通过提前介入、早期干预,多数纠纷被化解在诉讼门槛之外。

  坚持调解优先:三步闭环解纷于萌芽

  “违约金减免了,月底我肯定一次性还清!”2025年6月,谭大哥与钟大哥的买卖合同纠纷通过法院先行调解方式圆满化解,并快速履行到位。

  这种高效化解矛盾的背后得益于港口区人民法院精心构建的三步调解闭环。

  通过聚合行政机关、专门机构、社会组织等资源,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裁决等职能,港口区人民法院在辖区搭建起覆盖区、镇(街道)、村三级的解纷网络。2025年上半年,像谭大哥这样以非诉方式解决纠纷的案例有1010件;通过开庭调解案件361件。

  如何让调解成果更具保障?港口区人民法院深化“指导调解+司法确认”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审查,将矛盾纠纷先行调解和司法确认无缝衔接。2025年上半年,及时对76件先行调解案件进行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为当事人节约大量诉讼成本。

  “类案专调既统一裁判尺度,更从源头减少衍生案件。”港口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宁菲介绍,法院强化类案示范效应,针对物业、金融等批量纠纷,建立了“示范判决+集中调解”模式。

  2024年以来,法院6个示范性判决成功带动1997件物业纠纷调解结案。

  坚持法治思维:三重提升守护公平正义

  环保与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防城港市某能源公司委托叶某某、黄某某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因二人未能履约且拒退费用引发纠纷,港口区人民法院判决解除合同并责令退还费用。判决后,双方均服判息诉。该案因精准平衡企业发展与安全生产责任,入选2024年度广西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典型案例。

  这源于港口区人民法院深入推动“立审执协调一体化”机制运行的不懈努力。依托专业法官会议、审委会严把案件质量关,将“法答网”“人民法院案例库”深度融入办案流程,强化裁判尺度统一,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力求提升审判质量,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提升审判效率的“紧箍咒”也越扎越牢。港口区人民法院持续加强审限预警和结案督办,2025年上半年发出审限预警通报8次,集中攻坚长期未结案件16件,长期未结案件总数同比下降67.86%,有效破解“边积边清”痼疾。

  在提升审判效果方面,港口区人民法院注重判前风险提示、类案推送和判后答疑,引导当事人参照示范性判决、典型案例和解或接受调解,同时做好调解后答疑释法和回访督促履行。在执行环节打造“立案+执行”一站式服务,强化执行联动,依托“一张网”系统实现案件监管全覆盖,2025年上半年执结涉民生案件70件,帮助群众拿到“血汗钱”“救命钱”279万元。

  坚持延伸职能:三维赋能激活治理末梢

  “叔,记得不要非法捞鱼啊!”2025年4月,港口区人民法院干警精心制作的一条禁渔普法短视频在网络上热传。这条法官用亲切的方言喊话的普法短视频,瞬间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指尖普法触达千万家,在润物无声中厚植法治文化土壤。港口区人民法院积极拥抱新媒体平台,以“小案件”诠释“大道理”,今年以来持续发布普法信息270篇、短视频10条,曝光量超80万次。

  如何让法律威严深入人心?港口区人民法院让警示教育实景化。2025年上半年,组织230余人旁听有普法警示教育意义的案件公开庭审,主动走访调研4家企业,举办4场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持续深化“面对面”零距离普法,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同时,港口区人民法院积极打造融合辖区特色的法治文化,深化“白鹭姐姐”女法官法律宣讲团普法品牌,2024年以来,法官干警以“白鹭姐姐”“法治副校长”身份开展专题普法活动61场,受众达4万余人,推动群众法治意识提升,努力实现司法服务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

  “我们运用‘枫桥经验’,让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理念开展纠纷化解,让人民群众触摸到公平正义的时代脉动。”港口区人民法院院长崔静表示,法院继续探索完善基层多元调解模式,让更多矛盾消弭于未发之时,以法治之力守护群众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

  (作者:覃海云)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